
聯系電話
人、人性、人性意識、人性精神,成為企業毋容置疑的第一生產力,有人將其稱之為“精神生產力”。
所謂“精神生產力”,是指人類以思想、觀念、意識、文化等精神,作為能動因素、作為促進生產發展的核心動力。
未來經濟是一個文化含量很高而且會越來越高的經濟,它需要大批高素質的勞動者,需要良好的職業道德、社會公德、價值觀念和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。精神生產力,是過去、更是成為未來社會與企業快速和諧發展的核動力。
對于正在轉換和即將到來的時代,太陽微系統公司的創始人微諾德·科斯拉斷言:“新經濟與勞動力無關,它與思想的力量有關?!彼J為,智力是新工業革命的燃油,創造與兜售思想開始成為超級造錢方式,偉大的思想已發展為一個獨立行業,一個自我滋養的關聯體。人們并不缺乏思想,關鍵在于如何創造思想、使其成熟并發展為實用的企業概念。絕大多數思想并不能引向一勞永逸式的成功創新。根據估計,至少3000個優秀的思想家才能產生4個適用的思想,而其中僅有一個思想會成為市場的贏家。在以思想的力量為基礎運轉的商業世界中,以新的方法利用舊的思想是思想誕生的主要途徑。技術能促進信息和思想的交流,但不能替代面對面的頭腦風暴。對于企業而言創新不僅是發明新產品,更是創造全新的商業模式,建立恰當的機制對于引入成功的思想不可或缺。
“互聯網+”時代,世界進入了不僅關注物質,更關注人性與精神的時代。企業也是這樣,重構建的關鍵是重構人的精神。
互聯網化,其實就是精神化。